[…]

認識短線炒股
短線從時間上來講,常常指1周到3個月的時間周期。國內采用的是T+1的交易政策,因此有些人會采用尾盤買入第二天高點賣出的博超級短線的方式。
短線投資者是以賺取短期差價為目的的,因此短線炒股中技術分析往往比基本面分析更重要。投資者進行短線操作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獲取一個波段性上漲的收益,這時候通過技術分析來識別買賣點尤其重要。在設定的周期內沒有賺到差價或發生重大變故時,需要及時止損;沒有達到設定周期但股價走勢低于預判時,需要及時止盈。短線操作需要快進快出,買股時需要謹慎,賣股時一旦看準,則需要果斷賣出。
與中線炒股、長線炒股相比,短線炒股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
首先來看優點。相對于中線炒股和長線炒股,短線炒股的特點決定了投資者操作時機受大盤風險的限制要少得多。短線投資者在任何的市場狀態下都可以介入短線操作,熊市中也可以獲得賺錢機會;而中線、長線炒股則對系統面、大盤走勢的研判要求較高,熊市中不建議中長線持股。
短線炒股的另外一個優點在于可以跟莊賺錢。短線炒股快進快出,操作靈活,可以在莊家的拉升過程中獲取波段性的收益,會避免莊家震倉甚至洗倉的折磨。頻繁操作也可以為投資者帶來利滾利的機會。
短線炒股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
1)由于國內采用的是T+1的交易制度,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在第二個交易日才可賣出,當天不能賣出。因此,當日買入的股票無法回避當天下跌帶來的風險。但這并非意味著只有在尾盤買入股票才是合理的。買入股票的時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面的章節對不同情況的短線買入時機會有詳細的描述。
2)股票短線波動的隨機性很大,受到大盤、個股、莊家策略、消息變化等各方面的影響。同時,從分析指標的角度來講,分析指標采取的分析周期越長越穩定,越短則可靠性越差。這些因素都為投資者進行短線分析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短線研判的正確率。
3)短線操作的交易成本較高。由于短線交易頻繁,操作時的手續費、印花稅等花費要遠遠超過中、長線。如果投資者短線交易獲取的利潤較低,很容易導致獲取的利潤微薄甚至抵消不了券商收取的交易費用,變成“為券商打工”的狀態。
從對短線炒股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短線炒股更適合經驗豐富、技術分析能力強的投資者。另外,由于短線分析中每日都必須盯盤,這種操作手法更適合時間充裕的投資者。
從行情與操作周期上來講,本書建議投資者在行情不明或熊市時考慮短線操作;而在牛市時還是建議以中線炒股,甚至長線炒股為主。當然,技術分析能力極強的投資者即便在牛市中也可以通過利滾利獲取更多的利益,不過這種境界很難達到。